題:
火山的分布圖
?
2007-12-21 15:05:07 UTC
台灣火山的分布圖
我要做報告,
希望大家能幫忙,
很急~~~~~~~很急~~~~~~~
謝謝!
還有圖片等相關資料!
三 答案:
天之心-感恩大家-阿彌佗佛
2007-12-21 21:26:01 UTC
北部火成岩主要就是大屯及基隆兩大火山群,加上東北外海諸島,另外在桃園大溪的草嶺山也被歸於同一區中(參考下圖)。此區的火成岩主要是200萬年以內的近代岩漿活動所形成,是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所引發的,屬於琉球火山島弧系統的延伸。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map11.gif



(地圖資料來源:臺灣之火成岩,陳正宏,民79)





  大屯火山群是台灣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火山體,雄據在台北盆地北方,最北延伸至北海岸。火山群的火成岩覆蓋在第三紀沈積岩盤之上,大部分都是安山岩類的火山岩,僅有極少山頭屬於玄武岩質,而除了火山熔岩流之外,凝灰岩及角礫岩等火山碎屑岩遍布主要火山體周邊(參考下圖)。火成岩年代除了少部分可遠溯至250萬年前之外,多在80萬年以內,其中最年輕的出現在觀音山,僅有20萬年左右的歷史,大體而言都是屬於第四紀更新世的火山。直到現在,大屯火山群的一些後火山作用如爆裂口、噴氣口、溫泉等現象仍十分活躍,表示火山體以下還有熱源存在。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map11a.gif



(地質圖資料來源:臺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莊文星,民88)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fig111s.jpg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fig113s.jpg







從台北市士林遠眺大屯火山群全景





陽明山柏園山莊旁

出露的安山岩壁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fig121s.jpg





  基隆火山群包括近海不遠處的基隆島,位於基隆市東方的瑞芳海濱,即著名的九份、金瓜石一帶(右圖為基隆山)。雖名為火山群,但其實除了草山與雞母嶺有火山岩之外,當年岩漿並未噴出地表,而是在近地表的地下冷卻形成火成岩體,之後再受到侵蝕作用而露出地面。為了有別於在更深處生成的深成岩類,有時候會把這樣的火成岩稱為淺成岩類。基隆火山群主要由含石英顆粒的安山岩組成(參考下圖),這種安山岩也常被稱為「麥飯石」。至於年代則大致是在100萬年前上下,也是屬於第四紀更新世。這些火成岩體侵入原來的地層時,曾引發一些特殊的礦化現象,形成了金瓜石一帶豐富的金銅礦產資源,其礦藏富集度曾高居全球第一。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map12.gif



(地質圖資料來源:臺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莊文星,民88)



圖片參考: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images/fig122s.jpg





  位於蘭陽平原外海的龜山島是一個由安山岩質熔岩流與集塊岩組成的火山島(右圖為島頭近景),它的火山活動年代非常年輕,最老不超過20萬年前,最新的定年工作甚至找到7,000年前的火山岩!屬於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的活動,毫無疑問可稱之為活火山。現在島上仍有溫泉等與火山相關的現象。





  東北外海諸島如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及釣漁台列嶼中的黃尾嶼等火山島,都是由玄武岩質所構成,形成年代在200萬至數十萬年前之間的更新世,大約與大屯火山群的生成期間相當。

  草嶺山位於桃園大溪南方,緊臨慈湖,是一個圓錐狀的玄武岩火山小丘,由於其中含有高量的鹼金屬與鹼土金屬,因而被稱為鹹性玄武岩。生成的年代大約只有十餘萬年前,比起其下被覆蓋的上新世沈積岩盤年輕許多,是沈積岩形成並出露於地表之後才噴發的火山體,與大屯及基隆火山群類似,而與西部麓山帶其它中新世凝灰岩體不同。

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twrock/class1/location11.htm



圖片參考:http://volcano.gl.ntu.edu.tw/images/earthmap/taiwan_volcanomap_large.gif



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volcanomap_large.htm
那又如何
2007-12-21 16:55:51 UTC
圖片參考:http://web2.nmns.edu.tw/89volcano/images/cl/cl-112c.jpg



台灣主要的火山區分佈(上圖)

北部火山區{上圖標示C}一>包括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觀音山、草領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嶼和龜山島。

東部火山區{上圖標示B}一>包括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

西部火山區{上圖標示A}一>包括西部麓山帶和澎湖列島。

地下的岩漿庫連續嗎(下圖)

岩漿是一種暫時存於地殼內部的熔融物質,由於冷卻凝固,而形成許多種類的火成岩,地球的內部溫度雖高,但是因為壓力大,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多未超過熔點,岩石也就無法溶化,因此在地底下並未存在著連續的岩漿層,只有在特殊環境與條件下,深處的岩石才可能熔融而產生岩漿。











圖片參考:http://web2.nmns.edu.tw/89volcano/images/mu/pic/cl113.jpg



台灣火山系統

台灣的火山分為兩個系統,一是位於南部的呂宋系統,也就是形成綠島海底溫泉的主因,由於造山運動沒有岩漿來源,因此噴發可能極小;一是位於北部的琉球系統,包含大屯火山區和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龜山島若爆發,將因在海底而災害較低,不像大屯火山區位於地狹人稠的台北都會,威脅相對更大。















圖片參考:http://volcano.gl.ntu.edu.tw/images/earthmap/taiwan_volcanomap_small.gif





標示火山分布區
太平洋有機農藝
2007-12-21 15:30:38 UTC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帶上,所以有3個火山群:

基隆火山群.大屯火山群.澎湖火山群

但爆發的可能性都相當低

[PS陽明山也是火山唷]





台灣火山主要分布區

北部火山區

包括大屯火山群、 基隆火山區、觀音山、草嶺山〈大溪慈湖〉及外海的彭佳嶼、棉花嶼、花 瓶嶼、基隆嶼和龜 山島。



東部火山區

包括海岸山脈、綠島、蘭嶼和小蘭嶼。



西部火山區

包括西部麓山帶和 澎湖列島。



台灣火山的形成

在距今約二千多萬年前之中新世時代,中國南海的擴張方興未艾,這時在陸緣地區,形成了許多由正斷層所構成的半地塹構造。由於南海擴張所引發的熱力與裂隙作用,地下深處的岩漿得以冒出地表,乃產生了中南半島、海南島北部、雷州半島、珠江三角洲、廣東、福建、浙江、澎湖列島以及台灣西部麓山帶的一系列火山活動。

 中國南海形成後,南海板塊沿著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而形成了呂宋火山弧的北延部分,在台灣東北部有琉球弧溝系統,沿著琉球海溝,菲律賓海板塊可以向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這個弧溝系統的火山延伸到台灣島上,所以台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和外海的火山島嶼都是琉球火山弧西延的部分。

龜山島是台灣唯一的活火山島,最近一次噴發是在7000年前。

另外,按照現有定義,大屯火山屬死火山,但它都有強烈的地表和地下活動性,與世界上絕大多數活火山相似,因而有學者因此主張,十萬年前曾爆發的大屯山不再是休火山,有可能已變成活火山,但仍要多方面檢證。

正在噴發和預期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稱為活火山。最後一次噴發距今已很久遠,並被證明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發生噴發的火山,稱為死火山。

根據哪些準則來判斷一座火山的死活,迄今並沒有一種嚴格而科學的標準。火山學家根據對大量活火山噴發間隔期和熄滅的火山最後一次噴發時間的統計,提出過去10000年、5000年或2000年來有過一次噴發的各種不同定義,但究竟是採用10000年、5000年或2000年,是允許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而定。

但是火山的死或活仍然是相對的。有一些在10000年甚至更長時期以來沒有發生過噴發的死火山,也可能由於深部構造或岩漿活動而導致重新復活而噴發。於是,在火山下面,是否存在活動的岩漿系統,就成為判斷一座火山死或活的關鍵。



活火山、休火山與死火山

火山也像我們一樣,會有衰老與死亡,當岩漿庫慢慢縮小時,火山便開始衰老,最後死亡,僅留下美麗的軀殼。





在過去的教科書裡,學者們以「最後一次噴發的時間」當作三者的分界,但這樣的區分方法既攏統又不科學。事實上,既然我們已經知道火山活動指的是岩漿和水氣噴出地表的各種地質現象,因此區分活火山、休火山與死火山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岩漿庫是否仍存在與活動」。





這樣便能夠很容易的區別它們的差異︰

活火山(Active volcanoes) ︰地底下岩漿庫存在且正在活動

休火山(Dormant volcanoes) ︰地底下岩漿庫存在但暫不活動

死火山(Extinct volcanoes) ︰地底下岩漿庫已不存在







附 註︰以往區別活火山、休火山以及死火山方法

活火山︰現在仍在不時活動

休火山︰現在已停止活動,但是缺少侵蝕變化

死火山︰在人類歷史上完全沒有活動記錄,也沒有活動跡象



圖片參考:http://volcano.gl.ntu.edu.tw/images/earthmap/taiwan_volcanomap_large.gif



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volcanomap_large.htm





2007-12-21 15:31:51 補充:

上面火山分布圖好像沒辦法顯示,你連結上面網址就可以看到了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